顶点小说 > 清穿之团宠五公主的养生日常 > 第29章 蔓荆子烩面

第29章 蔓荆子烩面


昭宁听后,第一个念头就担心起平妃来。

        要真是食材不妥,就平妃那个身子骨,只怕更要不好。

        静成比她想得早,早在打发人去请太医时就让人去探问过平妃了。

        平妃倒是一切无恙,还因这粥里绵密顺滑的奶油而胃口大开,直喝了一碗半,这会儿也有了力气,正由宫女扶着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呢。

        昭宁松了口气,但随即又不免疑惑,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只独独她一人吐了个昏天黑地?

        百思不得其解时,舒和姑姑来了。

        也不知道太后怎么这么快就得了消息,还特派了轿撵来接。

        病因倒是可以慢慢再查,首先最要紧的就是先让昭宁回去安置。

        夏采和春迎一左一右正要扶她起身,却听映秀说道,“两位公主、舒姑姑,奴婢有一猜测,不知当讲不当讲。”

        昭宁刚往上拔了一寸,这会儿又结结实实坐了回去,“你说。”

        她还真是有些好奇。

        映秀道:“奴婢想着这冰粥二位公主是同时喝的,想来不会出什么问题,但五公主自进了储秀宫就没吃过旁的什么东西,只喝了两盏茶,所以奴婢斗胆猜测,或许是这茶”

        话没说完,就被一声清脆的声响打断。

        静成单手捧着茶盏,杯盖磕在了杯沿上,敲出了这一串清脆的动静。

        昭宁偏头一看,却发现她喝错了。

        静成自己喝茶用的是普通的白瓷茶碗,可招待昭宁的,却是珐琅三季花茶碗。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什么,毕竟自己又没什么洁癖,原先和闺蜜也共用过同一根吸管喝奶茶。何况要是这时候出言提醒,只怕还会让对方误会自己有嫌弃之意。

        静成像被映秀点醒一般,放下茶盏后就恍然大悟似的打断道,“原来如此。许是你刚喝了热茶又吃了冰粥,还没等克化下去就饮了一杯热茶,冷热交叠,这才腹痛。”

        躬立一旁的太医也思忖着点头,“冷热在腹中冲撞的确会使人不适,疼痛呕吐。五公主体质虚弱,素来脾胃不合,因此这不适的反应才较旁人更剧烈些。”

        静成面带愧疚,“都是我思虑不周,竟没顾上提醒你。”

        “怎会怪你,就像太医说的主要还是我体质虚弱的缘故。”

        昭宁不耐喝七八分烫的热茶,尤其是今日大汗淋漓之下,都是晾到半温近凉了才喝的,原以为这个热度下再喝冰粥应该不会闹肚子,可没想到她这个胃

        还是得好好养着才行。

        总算弄清了缘由,昭宁便在侍女的搀扶下上了轿撵,她边走还边在思考要怎么调理她这脆弱的肠胃,忽闻身后一声咣啷重响,像是茶盏砸在地上的声音。

        随后是细微难辨的请罪声,“奴婢知罪”后面的声音便更幽微实难听清。

        估计是静成身边的小宫女失手打碎了茶盏。

        昭宁想,静成脾气那么好,想也不会有多重的处罚。

        昭宁这三病两痛的,可把太后心疼地不行,这回说什么也要让太医好生诊断调理一番。

        她看着太医奋笔疾书地开药方,鼻尖隐约都能闻到那苦药味儿,这下胃更痛了。

        春迎得了太后吩咐,紧盯昭宁让她谨遵医嘱,冰粥什么的是再不能喝了,就连冰红茶亦是奢望。

        但因祸得福,好歹能休息两天,不必顶着烈日练骑术。

        而更大的“福”还在后头。

        过两日就是观音菩萨成道日。自清入关后,从顺治开始的皇帝多崇信佛教,后宫嫔妃自是跟随,因而遇上这样的大日子,便都要抄经念经。更虔诚者还要沐浴斋戒,听宝华殿的喇嘛师父讲经传课。

        太后亦是信奉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这样的日子总是要去诵经祈福的。原先的昭宁为表孝心也会亲手抄录佛经送去宝华殿焚烧。

        但现在却是不行了。

        毛笔字可不是那么容易练出来的,就凭昭宁现在这手“质朴拙劣”的字体,只要拿出去定会被人识破。

        好在太后体谅,只说敬神礼佛的诚心全在日常的恭敬上,她如今不舒服倒也不必非要勉强自己。

        昭宁就坡下驴,爽快地就应下了。

        可六月十九当天,静成却来了,愧疚不已地说因自己之过,害得她卧床修养,想是没法抄经,便连夜多抄了一份,送去佛前也算是一件功德。

        昭宁没想到她还惦记着那个乌龙,只能一再宽慰,“本就跟你无关,真的不必如此挂心。”

        见她神色倦怠,眼下隐有乌青,就知道定是点灯熬油连着抄了两晚,“多谢姐姐,实在辛苦你了。”

        静成笑笑,“我素来睡得晚,倒也习惯了,称不上辛苦。”

        说是这样说,可她还是忍不住去揉太阳穴。

        “这些日子了,姐姐没请太医看看吗?”

        静成放下手,“前几日请过了,不过太医也没什么好法子,只能用药缓解着。”

        偏头痛的病因繁多,跟情绪、睡眠、思虑都有关系。昭宁想,一件小事都能被她记上两天还心内愧疚不安,又熬了夜,这三条倒是都占全了,如何会不头痛。

        也快到午膳时分,她便提议,“姐姐不如在这儿用膳吧?吃些缓解头痛的药膳也能舒服点。”

        静成想起上次她提到的花鲢汤和炖鱼头,有些犹豫,“你这两日还需吃得清淡,还是算了吧。”

        昭宁得意一笑,“缓解偏头痛的药膳可多啦,也有清淡的,姐姐不必有所顾虑——咱们就吃个蔓荆子烩面好了。”

        这道烩面做法简单,只是耗时颇长,主要原因在于蔓荆子要先加水,用中火煎上半个时辰。

        待煎成原先的一半量时,才可以停火,滤去残渣后留汁备用。

        而猪肉则选用猪里脊,切成丝同样备用。

        另一边铁锅置于旺火上,先放入猪油熬至七分热,下肉丝稍煸炒,随后加入绿豆芽,在绿豆芽出水时,加入鸡汤,待汤煮沸,下面条。

        这时便要加入蔓荆子汁了,等到再沸后加葱、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小厨房里的御厨擀面堪称一绝,切得均为一样粗细,放入碗中再舀上两大勺金黄透亮的底汤,同样粗细均匀的肉丝齐整的摆在中间,白丝丝缀着面上。沿着碗边再码上脆生生的绿豆芽。

        昭宁这时才明白过来,为何这食谱中还要加入墨鱼和鱼丸,除了墨鱼具有“养血补肝、抑制胃酸”的功效外,想来还是为其配个颜色。

        不然这一碗面从颜色上也实在清白了些,看起来就不是很有食欲的样子。

        她想了想,又在里头添了些许香菜。

        这样热气氤氲下,那翠绿的香菜末若隐若现的,衬着金汤玉面,很有几分“茫茫白雪一点绿”的鲜活气儿。

        昭宁没想着放墨鱼和鱼丸,一是觉得既有了猪肉,又以鸡汤做底,再加鱼类恐会生腻,二来也怕静成接受不了这墨鱼的口感。

        既如此,墨鱼所具有的“养血补肝、抑制胃酸”的功效就得找别的替代了。

        放在面里的或许不多,昭宁便又想了一道菜——麻婆豆腐。

        这时候的豆腐还用传统的工艺制法,因此需将豆腐切成小块后,用清水反复地煮,才能漂洗去除那股子石膏味。

        之后将香附放在锅内煸煎,直到煎出汁水成原先的两边之量。同时紫苏叶也需煎汁。

        另取一锅加入素油,下蒜泥、葱白、豆豉,油锅内滋啦啦的动静后很快就蹿出香味,直让人忍不住揉了揉鼻子。

        可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才刚下了底料,正头的材料还没下锅呢。

        先将蘑菇后下锅后,再放入豆腐稍煮。

        片刻后便可加入酱油、黄酒、素汤以调整口味。

        昭宁用筷子点了汤汁尝尝咸淡,点头道:“刚好。”

        待味道调整好后,便用水淀粉勾成玻璃芡,同时加入新鲜的紫苏嫩叶,等到变软后再加少许红油、胡椒粉、青大蒜苗即成。

        等端上桌后,静成一愣,“你胃不好,如何能吃这样辛辣的食物?”

        “这麻婆豆腐确实是川地名菜。但在原有食谱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别看红艳艳的一片,其实已经降低了其麻辣味而保留了鲜嫩的特色。所以呢,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麻婆豆腐,而是‘香苏麻婆豆腐’”

        加入了辛温芳香紫苏、葱白、豆豉,能够发汗解表,又佐以香附理三焦之气,再与宽中益气、清热解毒的豆腐搭配,这样便可以充实养血活血的功效,特别是还能祛胃虚寒,正适合她现在食用。

        静成眼睛越睁越大,“我原以为养胃需吃清粥素面,却不知吃辣也可以养胃,药食一道当真奇妙。”

        昭宁恨不得拉着她的手叫知己,老五老十那帮人也不知吃了她多少药膳,却只入肚而不走心,从来没有发出过如此感悟。

        当真是浪费了。

        于是她果断地发出邀请,“四姐姐你以后也来跟我们一道吃饭吧。”

        不同于那帮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静成可是她主动邀请的第一人。

        但她没料到的是,却被对方拒绝了。

        “为什么?”


  https://www.lvsewx.com/books/31013/31013240/248281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