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清穿之团宠五公主的养生日常 > 第8章 西瓜莲子羹

第8章 西瓜莲子羹


次日,昭宁去向太后请安时,又赶上凌太医请脉,便乖巧地坐在一旁。

        没想到,凌太医请完脉后又在太后的授意下,要在自己也把上一把。

        太后道:“这丫头体弱,这几天接连病了两次,瞧着这小脸瘦的。”

        昭宁忙解释澄清,自己只是因为天热没有胃口,晚上也睡得不好,但她自己可以调理,就不劳烦太医了。

        说起自己知道一道双仁猪心瘦肉汤,这柏子仁、酸枣仁都可养心安神,调和为汤定能治疗自己的失眠,到时候脸色自然好起来了。

        太后还没说话,旁边一道年轻的男声悠悠响起。

        “公主大谬,柏子仁性寒,体虚者不宜多吃,且脾胃虚弱、肝旺以致不眠者亦不使用酸枣仁。”

        这人立在凌太医侧后方,一直躬身垂首,存在感极低,昭宁进来这么久竟都没留意到他。

        凌太医皱眉低声呵斥了两句,身为太医院院正还得替他请罪,直说这是自己新带的徒弟,刚从严州府上来,虽医术不凡但为人年轻莽直,不懂宫里规矩,还请太后、公主恕罪。

        这江宥看起来的确年轻,大约二十一二的年纪,不过“莽直”归“莽直”,他也不是真的莽到不要命,当即就跪下为自己直言犯上而请罪。

        结果,说了两句后就又绕回到医术上,说起医道之复杂。凌太医听着就觉不对,想制止却没拦住,于是只能听这“年轻莽直”的小徒弟,在慈仁宫的地界儿当着太后的面教育起公主来。

        “公主粗读医书,却以此为凭将各类药物草率相融,恐会反伤自身。柏子仁、酸枣仁微臣方才已经说过了,现在再来说这猪心,其既为食材又具药理,虽有安神助眠之效,却不适用于伤寒发热时,臣听闻公主此前刚刚落水,此刻便不是吃猪心的时候。”

        这怎么还上起课来了。

        昭宁看了看脸黑如锅底的凌太医,心想:真是领导给你搭台阶,你非要自己往下蹦。

        再看看不辨喜怒的太后,心头一紧。

        她眼里的太后已经不单纯是那个慈眉善目好说话的老太太了,忙抢在前头发落,“小江太医这是自持医术高超而看不上旁人。”

        江宥道了句“微臣不敢”,可昭宁却从中听出了“没有看不上人,只看不上你”的意思。

        被噎了一下,缓了缓才道,“小江太医既然医术高超,为人谦逊,还喜欢教导,正好我之前拟了几个药膳方子,那就劳烦小江太医帮忙指点一下——哦,光看恐怕看不出什么名堂,得抄上两遍才行。”

        凌太医如何看不出来这是五公主想着小惩大诫,忙摁着江宥的头让他谢恩。又陪着太后聊了好一会儿养生之道,只哄得太后面色和缓了才躬身告退。

        出了慈仁宫的门,他才敢擦去额头上的汗水。托了这徒弟的福,让他时隔二十年还能再有一次如履薄冰的刺激体验。

        扭头看着“罪魁祸首”一脸的从容不迫,甚至还浮现那么点莫名被罚的不甘,气涌心头直接将教训的话都堵了回去。

        摔袖走人时又生出几分懊悔。原本是瞧着这小子天资过人,是个可塑之才,这才捞到自己手底下,没成想,倒是捞了个祸害过来。

        一个时辰后,这“祸害”就带着抄好的食谱又来了慈仁宫。

        大概还是被凌太医训斥了一顿,只抄也没敢指点。

        昭宁看他那副神情和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知道他抄的这样快不是领情以示忠心,而是应付,想着快点结束好去忙其他更有意义的事儿,因而让夏采收下后就想打发他走。

        不料,这人却当当正正地跪下请罪。

        昭宁本也没有生气,就她从小那个成长环境要是心不大,什么都计较,只怕长不到十八就已经被气死、呕死了。

        江宥:“请公主恕罪。”

        昭宁摆了摆手,“恕了恕了,起来吧。”

        江宥从善如流地起来后,拱手道:“谢公主不怪罪,微臣这里还有几句忠言不得不说与公主听。”

        昭宁:

        合着是把请罪当预防针用?

        江宥从夏采手里讨回一份他手抄的食谱,“公主这几套方子微臣已细细研读过,虽有部分是连微臣乃至凌太医都不曾听闻过的,但仔细推敲下来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弊病,既合君臣佐使,又成中正平和,尤其补中带调,极适妇幼虚老之需求。”

        昭宁听他的尾音就知道话没说完,“说‘但是’吧。”

        江宥不知为何,眼睛忽然一亮,连语气都加重加快起来,“但是,依微臣所见,公主的这些食谱考虑并不周全,若公主当真对医道颇有兴趣,微臣愿与公主一同研讨,收集整理前人所作药膳,再加以填补创新。”

        他越说越激动,“据微臣粗略推算,至少可以整理出百余种方子,届时编辑成册,当属医界一大贡献,或许亦可流传千古,万世留名。”

        跟一位金尊玉贵的公主说,让她靠医书千古留名?

        夏采和春迎对视一眼,忍不住偷笑起来。

        这小江太医,倒是挺有想法的。

        昭宁原本就想正经找个太医指点一下的。她之前才读完大一,基本算是连中医学的大门都没摸到,别说自己调配了,就是这些药膳方子她都担心记得不全不准。只因前几日事情层出不穷,这才耽误了。

        这有人送上门,她当然高兴。

        只是,这人态度转的会不会太快了?

        快到让她反应不及。

        江宥以为她是在翻旧账,态度愈发恭谨谦卑,“是微臣鲁莽草率,粗听公主一眼就妄下结论,看到这些方子后才知公主在医道上的天赋远超微臣,何况公主聪慧更是微臣所不及,若能辅佐公主成就此书,当属毕生之幸。”

        听了这番话,昭宁眼角跳了几下,嘴角也不由自主地抽动,“你好好说话,这样我实在不适应。”

        夏采彻底没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被春迎警告地瞪了一眼后慌忙收敛。

        或许是被笑得不好意思,亦或许是自己也嫌弃这番肉麻得直起鸡皮疙瘩的话,江宥的脸一下子涨的通红,低声道,“微臣的确是这样想的。”只是遣词造句的确夸张了一些。

        昭宁忍俊不禁,“说的很好,下回别说了。”

        “是。”

        有了江宥帮忙,昭宁当天中午就用小厨房做了一道“西瓜莲子羹”。

        西瓜有解暑生津、消肿降压之效,而莲子则可以补脾益气、养心安神。

        昭宁选这道药膳,实是为了讨好太后。

        太后不耐暑热,食不知味,也就奶茶和西瓜汁能多喝一些,但奶茶喝多了腻歪,更不思饮食。而西瓜性寒,凌太医一再叮嘱要少吃。

        昭宁便想着用性平的莲子加以调和,或许还能让太后改善食欲也说不定。

        她昨夜仔细想过胤禛的话,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

        既然她没有办法挪开那只手,那就只能尽力让其对自己有利而无害,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这手掌之下的生活安稳平顺些。

        若是可以,她还想让这手掌下的其他人也过的安稳平顺。

        太后当时在抚养胤祺四年后,仍觉一个孩子未免孤单,这才又抚养了昭宁。前两年胤祺离宫开府,她这膝下便又寂寞起来。奈何年岁大了,精力不济,没法再照顾一个奶娃娃,只得作罢。

        如今听话安静的康淑来陪她用膳,她自是喜不自胜,再配上这碗西瓜莲子羹,愈发觉得身心通畅,还没到正经用膳时间就已经喝了两碗,看得舒和着急摇头,直说太后可不能再喝了,回头伤了脾胃又是难受。

        这时胤祺来了。因着太后身体不适,他除了晨昏定省外,中午也来侍疾,接过碗笑道,“皇玛嬷可心疼下孙儿吧,外头酷暑难忍又念了一上午的书,剩下的就都赏给我吧。”

        “好、好。”太后慈爱地看着他,“都赏你。”

        三个孩子陪侍在侧,言笑晏晏,太后开怀之余也开了胃口,觉着这些清淡小菜也有了滋味。

        胤祺想起之前那道西瓜翠衣参汤,笑道,“这西瓜肉你可算是用上了,我还当你只留了瓜皮,把果肉给扔了,还觉可惜呢,这夏天也就只有西瓜能入得了口。”

        康淑在旁乖乖点头,以示赞同。

        昭宁也跟着点头,“还好西瓜的做法不少,晚上再做一道西瓜樱桃酪。”她知道太后虽没有点头,但心里也是这么想,“皇玛嬷觉得如何?”

        “当然好!”胤祺抢道,“到时我再来伺候皇玛嬷用膳。”

        康淑看着他手边的碗,小声道,“五哥哪里是伺候皇玛嬷用膳,分明是来抢皇玛嬷的膳。”

        这样的童言无忌,逗得太后也笑了起来,“还是康淑耳聪目明,说的极是。”

        一片笑声中,十七岁的胤祺还像个小孩子似的,朝康淑做了个鬼脸,想吓唬她,谁知反被吓唬回去,这下屋子里的笑声就更畅快热烈了。

        胤祺这人实在是个大嘴巴,半天时间从南薰殿到西长房都知道他中午吃了一道新奇的西瓜莲子羹,整个人神清气爽得不行,晚上还要再吃一道西瓜樱桃酪。

        老十和十四听说后可就不干了。

        老十散课后就拎着两盒人参来给太后请安,坐下后眼睛还不住地往外看,说话间三句里有两句都是“皇玛嬷可要早点用晚膳,吃得晚了夜间积食不舒服”“五哥在南薰殿辛苦,好在西长房的课业不多,以后孙儿每日都来陪皇玛嬷说话用膳。”

        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图过于明显,连太后都不好意思戳破他。

        十四则迂回一点,除了送上燕窝补品外,还给昭宁带了一匣子点心,说是额娘多日不见姐姐,格外思念,亲手做了点心让他送来。

        昭宁却觉戳破这酒外的意图,然后看他慌忙找补的表情很有意思,便道,“几日吗?我记得前两日才去了永和宫啊。”

        果然,十四登时一慌,眼珠子左右乱转,最后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额娘爱子之心就是这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话连不太懂汉文的太后都反应过来,笑得合不拢嘴。

        十四年纪小,又心宽,并不在意他们笑不笑的,只觉有好吃的就够了,也跟着他们笑起来。

        这天下午,慈仁宫分外热闹。

        太后享受这儿孙绕膝的快乐,晚膳又多吃了半碗。

        但热闹太久,老年人的耳朵也受不了,于是第二天午膳时就把他们都轰去了昭宁的后殿。

        隔着这老远的距离,都能听到他们的笑闹声,太后笑着摇头,“一帮猴崽子。”

        舒和替太后拣了一筷子素炒三丝,“慈仁宫好久没有这样的笑声了,奴婢听了倒是也跟着高兴,何况听着这笑声,太后也下饭不是?”


  https://www.lvsewx.com/books/31013/31013240/248281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