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假千金的奋斗史 > 第9章 第九章

第9章 第九章


张记粮米店。

        柳殊意一进店就看到伙计在热情似火地在对客人推销,不语,悄声站在一旁。

        店铺打理得整洁干净,空气中是谷物的清香。不同种类的米粮杂粮呈阶梯式各自装在麻袋中堆起一个个尖头,插有标好价格的牌子。

        大米有精米和糙米,精米六文钱一斤,糙米三文钱一斤。现在卖的米是去年的陈米,价格比新米低些。黄米八文钱一斤,糯米七文钱一斤,□□糖二十二文一斤,细砂糖三十文一斤。

        “放心吧,我们张记的价格绝对是最公道,我们本家可是渝州的张家,品质这块绝对没得跑。”店里伙计拍着胸脯与有荣焉地向顾客介绍自家的产品。

        “翠翠你看,这米是不错。”两人中的男子转身把自己手里的米向身旁的女子展示,语气温柔。名叫翠翠的女子从男子手中拿了些米查看,也点点头,略带羞涩地回道:“相公你决定就好。”画面可谓郎情妾意。

        柳殊意的注意被吸引了过去,不过不是因为这一对年轻小夫妻,而是刚刚伙计提到的这家店是渝州张家名下。她在徐家时倒是听过渝州张家,一个即将没落了的经商世家,出了个少年家主张青州,凭一己之力大刀阔斧整改整个张家,崛起势头极其迅猛,隐隐有成为渝州头首之势。

        送走这对小夫妻后,伙计才注意到柳殊意的存在。

        伙计连忙走到柳殊意面前笑着赔罪说:“今天店里另一个伙计和掌柜出去做事了,店里人手不够怠慢了姑娘,今天姑娘买的东西给您便宜点,就当做赔罪了。姑娘想买些什么?随便看,质量保证没问题!”

        柳殊意没觉得自己被怠慢,何况自己也没出声。有点惊讶的是没想到这张家的一个伙计都如此会说话。

        “□□糖和细砂糖各一斤。”也不用太多,先买些回去试手。

        “好嘞。”伙计就喜欢这样直接干脆也不讲价的顾客,将糖称重,还多给了点。包好递给柳殊意,说:“姑娘您收好,一共五十二文,收您五十文钱。”

        生肉的血气腥味在空气中散开,萦绕在柳殊意鼻尖。

        这一段街道左右两边都是肉铺,目测大约有个□□家。屠户们将提前切好的大块猪肉从竹筐里拿出来放在桌上,摆放整齐。等待客人挑选,再根据顾客的要求选择他们需要的部位切成适合的大小。

        柳殊意随着人流进入肉市,小心地躲着旁边屠户剁肉砍骨头时飞溅出的碎渣。街道不算宽敞,再加上不少屠户将摊子往外面支出不少,能供人走的就更少了,还要注意不要撞到别人,即使再小心还是沾上些许。

        她不太清楚哪家肉铺的肉好,只好跟着一个挎着篮子,里面装了不少菜的大婶,看她去哪家买。大婶显然对这极为熟悉,在这杂乱的肉铺摊中行走自如,都不用低头看路,就知道哪里有坑。

        不一会儿,大婶在一户摊子前停了下来。最先看到的是屠户极为高大的身材,在柳殊意看来就和一座小山一般高大。定睛一看,这个屠户脸上有一股从眉心延伸到左半边脸下颚处的疤痕,泛白略微凸起。整张脸显得凶恶可怖,不过对于柳殊意而言他和平常人一般无二。

        大婶开始挑肉,说:“二娃,给我切一斤里脊肉,再要半斤猪板油,切好些,今天我大孙子生辰,缠着我好几天说要吃肉。”

        二娃,也就是这个屠户手起刀落,一块里脊肉和猪板油就被切出,一块上称刚刚好两斤。这倒是小小地惊艳了一下她,这是庖丁解牛的现实版本?

        “一共四十文。”这个被称作二娃的屠户出声,声音并不粗犷反而透出一股温柔平和。

        把肉递给大婶,他看向柳殊意,看到她对着自己丝毫不惧一脸平静的神色,有点吃惊。他对着自己的脸多吓人心里有数,不谈第一次见到他的人,即使周围多年邻居偶尔还会被他脸上的疤吓到。眼前少女外表娇小,却如此平静。

        他曾经不是没有自卑过自己脸上的疤,因为这个疤他已经曹受过数不清的异样眼神,也吓走不少顾客,但慢慢地自己也就看淡了,至少别人不敢欺负他不是吗?

        “你要什么?”石磊也就是二娃问。

        柳殊意看了看,虽然自己不是很了解,可这肉确实看着不错,说:“给我称两斤的猪板油。”

        石磊手脚麻利地切好猪板油,上称果然刚好,说:“八十文。”

        柳殊意付钱,将猪板油放进了自己的背篓里。回家要用这猪板油炼油。

        石磊心中因为柳殊意对他的普通对待升起一丝好感,当然这和男女之间的情爱无关。

        今天来县城该买的东西买完了,日头高照,她也感到有点饿。

        吃什么呢?

        饭点,街道上已经不论是大饭店还是小食摊,绵绵不绝地传出饭菜的香味。

        油泼面、清汤面、小炒饭、鲜肉锅贴、香麻小饼

        最后她在一对老夫妻的馄饨摊坐下,这是她第一次吃路边摊。过去倒不是她嫌弃,而是作徐家大小姐时如果吃路边摊是一件给徐家丢脸之事,不符合徐家大小姐的身份。

        现在,她可以坐在这里。

        慈祥又和蔼地婆婆走到她面前,温柔地问:“小姑娘想吃什么呢?汤有清汤和鸡汤,内馅有鲜肉、菜肉、三鲜和芥菜的。”

        “一份鲜肉鸡汤馄饨。”

        “好嘞。”

        柳殊意看着婆婆离去的背影,老爷爷是主厨,婆婆在传递菜单和招待客人。可以看出老爷爷的耳朵已经不太好使了,奶奶大声地重复了好几次才听清。

        耳边是嘈杂的人间烟火,有人吃着馄饨谈天说地畅想未来,有人细细品味碗里馄饨,有人埋头苦吃飞速进食街上是来来往往的川流不息的人。

        婆婆小心抬着她的馄饨,放在她面前,说:“鸡汤鲜肉馄饨——姑娘慢慢吃啊。”

        柳殊意点点头。

        一个个圆溜溜带着小裙边的馄饨飘在淡黄色的鸡汤中,馄饨皮薄馅大,煮熟后皮变得透明,似乎可以看到隐藏的鲜肉内馅,翠绿的葱花和香菜作点缀。随着热气慢慢升起,淡淡香味扑鼻而来。

        尝一口,馄饨皮薄,轻咬一口可以轻易尝到肉馅鲜香和鸡汤鲜甜混合在舌尖的美味。美食是人类创造的治愈良药,当你的胃被暖意填满,五脏肺腑也在同一时复苏,疲惫的灵魂得到慰藉。

        心灵福至,她想,她彻底释怀了徐家的过去。或许是因为从来没有尝试过了路边摊给了她温暖的体验,或许是新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无论是惊喜还是惊吓,她都欣然接受。

        她要自己掌控她的人生。

        柳殊意付钱,离开了馄饨摊。

        现在时间还早,市场调查对于做生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充分了解市场往往事半功倍,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一般乱窜。

        一路观察,她发现清河县的街边小吃之中没有糕点类,只出现在糕点铺子之中,一般是整份出售,价格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消费的存在,目标人群是清河县中较为富贵的人家。毕竟哪个百姓会花最少二十几文去买一份糕点呢。糕点种类不算多,她看糕点铺摆出来的大多都是豆面糕、桂花糕、绿豆糕、红豆糕和发糕。

        不过糕点铺子中的人工、房租和糕点包装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般百姓活下去已经不易,又有几个会花钱买糕点。因此糕点铺也就放弃了一块两块的零售。

        把清河县的糕点店都逛得差不多,柳殊意前往城西找刘大叔的牛车。

        路上她遇上了一个卖竹编的大娘,又买了好几个竹编的小篮子、大篮筐、蒸笼、簸箕等等可能用的上的都买了一些。倒不是她大手大脚,这些竹编很多人家都会自己拿竹子编,所以卖价是真的便宜,大一点的两文一个,小的竹篮一文钱两个。她自己不会又没时间学编,索性就多买一些。摊主看她买的多,还送她一个小竹篮。

        柳殊意背着自己的小背篓和买的竹编,去城西坐上刘大叔的牛车等待回家。

        在牛车上等了一会,牛车上坐满了来时的四人,除了陆然没到。

        刘叔看了看天色,牵着牛身上拴着的绳子,牛车开始往南溪村出发。

        不等陆然了吗?虽然知道陆然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可他毕竟还是帮了自己好几次。柳·从来不管闲事·殊意还是开口对刘叔说道:“刘大叔,那个陆举人不是还没到吗?我们不等等他?”在外人面前还是不要直呼陆然大名为好。

        刘大叔笑了笑说:“陆举人虽然是我们南溪村人,可他以前绝大多数的时候是住在清河书院,偶尔才回一次南溪村。这段时间他回南溪村的次数都快赶上几年的量了。一般过了卯时陆举人还不到,那就说明他不回南溪村了。”

        柳殊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早知道就不问了。也是,不等谁也不能不等咱南溪村唯一的举人大人。

        身边的大婶看着柳殊意带着的竹编,说:“这柳家姑娘,你怎么还花钱买这些呢?这竹编村里人谁不会编啊,花这个钱作甚?!”一脸你果然是个大小姐的表情。

        柳殊意没回答,大婶看着没说话也没有其他反应的柳殊意,觉得无趣,没有一点教训后背的成就感,转身和刘大叔谈论起村里的琐碎。


  https://www.lvsewx.com/books/38293/38293465/271886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