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周守藏史 > 第195章 医道砭石针

第195章 医道砭石针


第195章  医道·砭石·针

        “唉。”孙叔敖也无奈,他行政楚地,能让楚地政治规整,让楚蓬勃发展。

        但天时与疾病,他却少钻研。

        巧之,风允对此有应对之法。

        为此,孙叔敖自然也不会舍近求远。

        “风子?”

        风允尚在研究病者,望气而思。

        “大寒之气入肺,需时刻防寒,最好能在闭口处附上纱布,以缓呼吸,而绝四周之病气……”

        风允研究了此病人体内的气,方才注意到孙叔敖,风允暂缓观察。

        “国相问何?”

        孙叔敖不由感叹:“风子专注行医,是老朽打搅了,但还请告知……”

        “哦,这样啊。”风允淡笑道:“日有十二时辰,月有二十四节气,年有春夏秋冬,地有东南西北,天有日月星移。”

        “人随世变,不管是肉体、灵魂、意识,都是这般。”

        孙叔敖恍然,想起风允在玄道中,也说过这样的话,人由肉体、灵魂、意识而成。

        风允此时只说医理。

        “这寒气入体,正是肉体之伤。”

        “而肉体知冷暖,晓五感,最是受外界影响。”

        “人虽然能从中获得规律,夏时少衣,冬日添衣,但也无法完全避之,世间变化,依旧会不断影响人的肉体。”

        “所以啊,早先药方,是治理冬至时病。”

        “此时的药方,是治理大寒时病,自然不同。”

        风允微叹。

        “实际上,众人之体各不相同,即使所受之病相同,治疗也有差异,可医者少也,只能行此汤药。”

        “在余看来,汤药并不是治病第一,其第一,应是寻人之余力,治之而愈,方才不会因药物而伤人之根本。”

        “久病食药,恐多疾,体弱也。”

        说罢,风允望向那位生着伤寒之病者。

        “人体有气,始为阴阳,化之五气,融于五脏,运转周天。”

        风允有五行望气之术。

        观之人体,可见各个人体的气息节点,此时,气息不畅之处,也一览无遗。

        其脾主运化,此时受损,肺部寒气淤结为痰湿之气,久久不泄。

        “吾在扬粤时,曾观阅扬粤之书,参悟些许医道,对运气之术有感。”

        说着,风允手微微在这人胸肋骨之侧一点,以开拓脾之气穴。

        再点后背几处气息节点,行血化淤。

        “些许痛楚,莫要乱动,须放血而医,可无药自愈。”

        闻声,这病人顿时身子一僵。

        风允手中,玄气化作一柄礼剑,在这病人心惊之下,礼剑缩小,毫毛为针。

        在后脊脖颈之处,针穴而出殷红。

        顿时,这病人身躯为之松快。

        之前的咳嗽胸闷,发热难耐之象,快速缓和。

        而风允,玄气勾连方才的几穴,以这后颈之节点,激发病人身躯中隐藏的余力,汇总在一,自驱病气,愈合寒伤。

        而在风允行针时,周围人围观,呆愣。

        这行针之效,倒是闻所未闻。

        有一人突道:“古言中谈及——狩猎时,有人毒伤,伏羲磨砺坚石,放血而疗毒!”

        “其炎黄而帝发源,又成砭石术也。”

        “其效却也不见如此之快。”

        风允闻声,颔首。

        此言他在扬粤时,也在那些散乱的书在有见。

        而他对此,有更深的所知。

        <div  class="contentadv">        孙叔敖道:“风子,这是砭石术否?”

        砭石术,汤药术,与巫医术,都是此时的医治之法,有着古老的传承。

        其中,砭石多为中原之地,黄河流域的治疗之法。

        而医药多在江汉周围。

        巫医者多是在长江之南的诸多蛮夷部族。

        但此时风允行针,却又有不同。

        针法刺入肉体深穴,引导运气之术而贯通身躯,所病之人即可见好,实在古怪。

        风允对此,道:“砭,以石刺病也。”

        “古之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黄帝以玉为兵,而蚩帝以冶金为兵。”

        “其战必有伤,有伤必有医,其医器也为木、石、玉、金之属。”

        “其石称砭石术,虽有奇效,似针而行,但又非针,不比其余之锐利,难深入穴口。”

        “允此针,也是结合砭石术,以比玉金之针还细致的器物,入穴,加之外力,调动人体之余力,来解人体之疾。”

        “当然,此法,需晓人之气节之处——穴位也。”

        如今,穴位之说尚无,就是经络之学也不足,风允在扬粤之地时就少观经络之书。

        如今能施针,也是有五行望气之术,一观人体,加之《黄帝内经》的运气之术,与巫医中的禁蛊之术,方才能解风寒之伤。

        风允收针。

        众人紧忙上前去观望此人,却见不再咳嗽,面部红润。

        “这……这风寒就好了?”

        孙叔敖愕然。

        即使是行医道的异人,也不见得能行此术啊。

        “风子,您在医道上也有造诣,实在难言,可叹风子聪颖,多学而不寡。”

        风允散去手中玄气。

        微微点头,但又摇头。

        “行医,一日能救几人罢了。”

        风允观尽楚国,或者说书中所言的整个时代,少大医,也少小医。

        其医多为氏族权贵效力,而少治小民。

        而不管是医者,还是小民之间,也最多是些口口相传的野方,时过境迁,此时之人怎能以当时之方来治疗呢。

        风允不同节气时,也要新方啊。

        “允有著一部医书,一部药书,但都少行其医,无多案例,尚不全也……”

        “我记得我曾经留在扬粤王城的典籍宫……”

        “若是国相有需,可观。”

        风允望向孙叔敖。

        孙叔敖闻声,拱手道:“多谢风子赐书。

        实际上,那些书有让人去观,但多是殷商之书,或是医药杂书,无多用处,就没有多加理会,此时闻言,孙叔敖喜之,随即命人去寻。

        “此次寒流,来之凶猛,难处在于草药,而这药方并非珍贵之物。”

        风允思索伤寒之苦,微微摇头。

        “允前日之言,并非虚妄,吾观天象时节,推测明年上半年多旱,而下半年多洪,此时楚人又经历此番伤寒入体之疾,汤药治病虽便捷,广而治之,但也伤了部分元气。”

        “加之肉体之伤外,信仰之伤也哀在心头,如此大不利下。”

        “还望国相体恤楚人,劝之君上,国策,当以休养生息为上,以免劳民而伤国本。”

        风允劝说,孙叔敖叹然点头。

        “风子放心,此番不休养生息,也是不行了,君上再急,此时也清楚,急不得的了。”

        孙叔敖与风允都清楚,楚君是一位急功近利之人,此先听从费无忌毒计——褒响之死,就是最大的证明。

        但无疑,楚君也是明智,懂得时局,有决断的人,不然也不会任用孙叔敖来平衡楚国权贵,任用斗廉来规避亲征带来的王对王战,大不利之事。


  https://www.lvsewx.com/books/47999/47999896/1014115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