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清]皇子潇洒 > 第33章 第 33 章

第33章 第 33 章


潇洒眨眨眼,  看着面前的许夫人。

        许夫人亲热地抱着他,看着很自然的动作,潇洒却能感受到她抱着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

        潇洒迷糊,  可他也喜欢许夫人的一口南京口音。

        “夫人好哦。”

        “小公子好。”许夫人看着这张脸,  实在克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胳膊用力搂着孩子到怀里,  狠狠地一眨眼,强自笑道:“早就听说公子的名号,  一直没得见。昨儿听说工部研究的两轮车,就派人在工部盯着想见见公子,  哪知道公子和哥哥姐姐们来了这家店。”

        许夫人不停地说着话,语速极快,  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小公子,又起身给十五格格和十八阿哥行礼:“今天是我的幸运日,  见到贵人。小妇人给十五姑娘,  十八公子请安。”

        十五格格顿时拘束起来,她这是“微服私访”那,怎么能被认出来了那?

        十五格格警惕地回答:“许夫人请起。”

        十八阿哥也用看敌人的目光看着许夫人:“你怎么认出来我们?”

        许夫人恭敬地笑道:“十五姑娘,十八公子,  这四九城,哪家里有养的这样好的孩子这么多?排行到十五、十八?”

        !!!

        这还真是。

        十五格格和十八阿哥一时都懵。

        十三格格听到这边的动静走过来,许夫人赶紧蹲身行礼:“给十三姑娘请安。”

        十三格格大大方方的扶起许夫人,语笑嫣然:“许夫人不用多礼。坐下来我们说说话。”

        “小妇人谢十三姑娘赐座。”许夫人坐下来,  眼睛还是落在十九阿哥的身上,发觉自己的失态又笑着请罪:“十三姑娘,我真是太想见到小公子,一时情难自禁。实在失礼。”

        十三格格微笑:“许夫人南京口音,  可是认识十九弟?”

        这话题一问出来,潇洒也好奇。

        许夫人看着十九阿哥,蓦然眼里有泪。

        十三格格、十五格格、十八阿哥、小三阿哥、张朝栋都奇怪。

        潇洒一眨眼,突然走到许夫人的跟前,伸手摸摸许夫人的眼睛,轻声哄着:“夫人不哭不哭哦。”

        许夫人的眼泪再也忍不住,胳膊用力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孩子,泪水花了脸颊,身体颤抖,却是喜悦的。

        “公子,我是开心的,我是高兴。”

        许夫人的眼泪滚烫,落在潇洒的身上,打湿了薄薄的缂丝道袍。

        许夫人说:“十三姑娘,我夫君许主事,和小公子的舅舅是知己好友。我娘,和小公子的外祖母,是堂姐妹。小公子,我是你姨姨。”

        那句“我是你姨姨”出来,许夫人的情绪完全失控,抱着怀里的孩子压抑地呜咽地哭着。

        “家母随着家父从边境回来南京任职,多亏了小公子的外祖母照应着,我和……一起生活,我好想见到小公子。”

        许夫人压抑地哭着,她说不出来那个名字,她也不想要小小的孩子现在就知道当年那些事情。

        “见到小公子就忍不住。要十三姑娘看笑话。”

        十五格格和十八阿哥都惊讶,听到动静过来的十四格格和十六格格也惊讶。十三格格定定神,安慰道:“夫人原来是十九弟的亲人,亲人见面,自是激动。”

        唯有潇洒,因为震惊过度,失去声音。

        外祖母,他娘的娘,是他娘的娘?

        潇洒傻乎乎地看着痛苦的许夫人,感受到那股子沉痛的哀伤,眼泪落下来面颊,却还是没有动一下。

        十三格格一看,赶紧和妹妹们一个安慰许夫人,一个安慰十九弟。

        “十九弟不哭不哭哦。不哭不哭啊。”

        “哇”的一声,潇洒在十三格格的怀里,放声大哭。

        “哇哇哇——哇哇哇——潇洒有娘,潇洒的娘有娘,哇哇哇——”小道士哭得愤怒,哭得伤心,哭得震天动地。

        他有娘,他娘也有娘,他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也不是村口走捡到的,他真的有娘。

        潇洒哭的声音之大,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听到,他真的有娘,他娘也有娘。

        “哇哇哇”的,嘴巴张大挨着天地,哭得十三格格、十五格格、十八阿哥……都跟着哭,店里的店小二也哭。哭得许夫人的眼泪更是止不住。

        一直到许夫人身边的嬷嬷着急:“夫人,这是大喜事,不能引着小公子这般哭。夫人您还有身子。”

        许夫人知道自己不能大喜大悲,可她实在忍不住。

        自从姐姐进了宫,她一次也见不到。

        自从收到姐姐的死讯,孩子失踪的消息,她就想着要找到孩子,要见到孩子,要查清真相。

        她看着孩子这张脸,她哪里忍得住?

        十三格格哄着十九阿哥说:“十九弟有娘,十九弟的娘也有娘,我们每个人都有娘。”

        要她听着心如刀绞,眼前一黑,人就朝后倒去。

        “夫人!”“夫人!”下人们惊呼,十三格格等人也惊吓,潇洒一看更着急,飞过来手上给许夫人疏散内力,还是哭。

        “哇哇哇——肚子里有呼吸,哇哇哇——姨姨不要睡觉,哇哇哇——”

        许夫人悠悠醒转,抱着面前的孩子,哄着他:“姨姨没事。姨姨肚子里有小娃娃,还没出生。乖,不怕啊。”

        潇洒的哭声一停。

        十三格格等人一起看向许夫人的肚子。

        小娃娃在许夫人的肚子里!

        他们不是送子娘娘送的?是娘在娘的肚子里?!

        许夫人的肚子里居然有小娃娃?!

        潇洒看着许夫人的肚子,许夫人笑着,想伸手摸摸孩子的脸颊,不敢,只笑道:“小公子,孩子都是在娘的肚子里长大到十个月,生出来的。”接过来下人手里的毛巾给小孩子擦擦哭花的脸,看着这和姐姐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堂,指尖颤抖。

        “小公子长的真好。小公子有娘,小公子的娘有娘,有兄弟,有姐妹,有父亲族人亲友。”

        许夫人抱着呆呆的孩子在怀里,再一次告诉他:“小公子的娘,有很多亲人,都喜欢小公子。”

        潇洒忍着没哭,拿着毛巾给许夫人擦眼泪。

        也没问“我娘在哪里”“我娘的娘”在哪里,懂事的样子,要许夫人心里更是痛苦。她多想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生气地质问:“他们为什么不要我,为什么不来见我?”

        许夫人躺在店里二楼的休息间,这家京城有名的胭脂店,是许夫人的产业之一,一个太医叫侍卫拎着飞来给诊脉,确认许夫人就是“内心郁结,大悲大喜造成的晕厥”。

        太医叹气:“许夫人这次发作出来,也是好事。许夫人,孩子在娘的肚子里,不光是吃食上跟着,心情也好跟上,许夫人要谨记。”

        “谢谢太医。我明白。”许家的下人送来诊金,请太医去用茶用点心。十三格格和十四格格……一起恭喜许夫人。

        “可见这是缘分,也是大喜事。许夫人安心养胎,以后经常见面。”十三格格说着话,又抱着十九弟弟哄着道:“不哭了哦。”

        潇洒点点头,目光看着许夫人,带着孺慕:“潇洒不哭。夫人好好养小娃娃哦。”

        “好。”许夫人的眼里含泪带笑,要下人扶着起身,给几位格格阿哥行礼。“姑娘和公子难得出来玩一趟,叫我打扰,实在过意不去。不知可有时间,去我的一家店用晚食?就在隔壁的金兰堂。”

        潇洒的目光还在许夫人的肚子上,弟弟妹妹侄子张朝栋一起看十三格格:这里十三格格最大,要听十三格格的。

        十三格格笑道:“原来金兰堂是许夫人开的,今日既然有机会,自是要去尝一尝。”

        金兰堂,取名“义结金兰”。并不是男子的义结金兰,而是女子的。江南大家女子自幼饱读诗书,自己结诗社,自己办女学堂,自己有自己的游玩活动,打理嫁妆打理家业写诗作赋写文章的,和男子一样讲究一个知己情意,文章传世。

        汪贵人、许夫人本身都是江南有名的“蕉园诗社”的成员,又是血缘上的亲姐妹,感情非比寻常,许夫人跟着许主事回来京城后,因为京城浓重的北方气息,格外想念南方的自由环境,不光办了诗社,还开了这胭脂铺子,酒楼。

        装修的绝对有品位有情调,据说不光男子们慕名而来。京城的大家夫人也要来吃饭看一看,都是提前三天预定。宫里的贵人们也都知道这家酒楼,无他,名声好,服务好,菜的味道好。有专门照顾女子的女子店小二,还有那专门给女子吃锅子脱去外袍的地方。

        许夫人回家休息,赶来的许家二姑娘恭恭敬敬地领着人进来后院的小院子,院子里有花有树假山流水,布局典雅精致,还有一个秋千架子,用饭的地方在一个小亭子里,傍晚的凉风习习,流水潺潺,还有曲乐悠远,花木飘香。

        十三格格笑道:“好似到了江南。”

        许家二姑娘恭敬地解释:“姑娘喜欢就是这里的荣幸。母亲说,这里是按照江南蕉园诗社的一个亭子建的,专门给夫人们来游玩吃饭用,不接待男子们。”

        “还有这样的地方?不接待男子们?”公主们都惊奇。

        “男女有别。更何况那些男子们来喝酒,闹得乱哄哄的,打扰女子清净。”

        “噗嗤”“噗嗤”,公主们都笑了出来。潇洒看向许家二姑娘,好奇:“姐姐,潇洒也是男子哦。”

        许家二姑娘因为这声“姐姐”,抿嘴笑:“小公子还小着那,不喝酒。”

        “潇洒也是男子汉。”潇洒胸膛一挺,不乐意被小看。

        十三格格摸摸他的脑袋,取笑道:“等你长胡子会喝酒,再做男子汉。现在陪着姐姐们用饭。”

        潇洒:“……”十三姐姐好像变了?

        十八阿哥脖子一缩,出宫来的十三姐姐好可怕。

        小三阿哥和张朝栋的小动物直觉发作,乖乖的样子。

        四个公主一起抿嘴笑:小小的孩子一出门就装着“我是男子汉我要保护照顾姐姐们”,此刻才有点做弟弟的认知,嗯,很可爱。

        四个孩子乖乖的,任由姐姐们照顾着,潇洒小道士和小三阿哥更是乖乖地任由姐姐们喂水喂饭。四个姐姐都是,嗯,很满意。

        许家二姑娘全程陪着,看着十九阿哥和皇家人生疏中带着亲近的相处,面上笑吟吟的,一道道菜式上来,大大方方地给介绍。

        “菜胆猴头蘑,选用大兴安岭顶级猴头蘑;乌龙戏明珠,选用南海西沙群岛深海海域光参、上选鸽蛋扒制而成;一掌定乾坤,选用长白山黑熊左前掌秘制而成;浓汤浸苏眉,选用上好海南苏眉、自家浓汤秘制而成……十三姑娘,您先尝尝?

        这里的老师傅几十年的手艺腌出来的醉蟹,切开保证只只有膏,吃起来酒香味十足,回味时也没有腥味;小炒茄子,不去皮不勾芡,加入肉末和虾粒翻炒,师傅用对火候和翻炒技术的把控,吃茄子皮的焦香和虾粒的鲜……”

        色香味俱全,光是看这些盘子上的雕花都是享受。这是完全不同于北方的菜式,不同于宫里的菜式,真的就是江南菜式。

        十三格格品味着这道小炒茄子笑道:“即使是南方的厨子进了宫,那也要注意着改良一个口味,要宫里的主子们吃着习惯,这倒是难得的吃到原汁原味的江南菜。”

        十三格格挨个试吃。吃鸡品鸡味,吃鱼尝鱼鲜,绝没有其他异味、怪味、调料味来干扰菜肴的本味。四大料鱼翅、鲍鱼、燕窝、海参其实是四大最无味之物,但却做出了最美味最有口感的极品。白菜青菜萝卜也没有用高汤,也不爆炒。

        “这叫无味之为至味,符合道家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十三格格点点头,弟弟妹妹们跟着开动,吃的都是稀奇加惊喜。

        潇洒用着熟悉的菜式,人在十三姐姐的怀里,一口一口地吃着,他能吃的出来,这到底是不一样的,因为这里的水不同于江南的水,这里的柴火不同于江南的柴火。

        潇洒饭量大,吃得多,江南菜式精巧味道好,分量少,那菜就一道一道地上来,一直到他吃的小肚子鼓起来。

        十八阿哥睁大眼睛。小三阿哥和张朝栋在嘻嘻笑玩秋千,十三格格抱着胖弟弟笑:“十九弟啊,将来姐姐一定会定期给你银子养家的。”

        潇洒点头:“十三姐姐,潇洒也会照顾十三姐姐的。”

        “好。十三姐姐谢谢十九弟弟。”十三格格乐得见牙不见眼,“下次十九弟弟给大姐姐、三姐姐、刘姐姐……寄礼物写信,我这也有礼物,一起给带上哦。”

        十三格格想说“等我出嫁了,你也给我写信寄礼物哦。”害羞没说出来。潇洒只顾点头:“潇洒给十三姐姐礼物。”十四格格、十五格格、十六格格一起脸红红地笑。

        许家二姑娘看着他们的相处,听着他们的谈话,也跟着笑。

        晚上三郡王和四贝勒来送他们回宫,听他们说起来金兰堂的美食佳肴,也是赞美多一些。

        “江南文风鼎盛,不光是男子们,女子们也都不输男儿。”三郡王很是向往的样子。

        “等你们有机会去江南看看就知道,一个地方养一样人,江南的山水秀气,人也秀气。”四贝勒对此有客观对待,“北方也有北方的美,关外有关外的美。都不一样。”

        四个公主都是点头。四个孩子吃的太饱犯困,兄弟两个一个抱着牵着一个,上轿子。和来接许家二姑娘的许家二公子点头示意,便离开了。

        许家二公子和二姑娘恭敬地送他们上马车,目送他们离开。对视一眼,都决定回家好好问问父母:当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汪家的人为什么不出现在十九阿哥的面前?

        潇洒回到宫里,人都睡着了,想要问师兄的问题自然也没问。

        皇上听三郡王和四贝勒说了情况,轻轻叹气。

        江南女子和江南男子一样,不同于北方女子上马提枪征战的传奇,她们是以笔为刀,写诗作赋的附和江南男子的反清诗社,即使现在天下太平反清诗社大多没有了,那些女子们还是喜欢歌颂传奇女将梁红玉的故事,持家立业写文章,完全没有一点脂粉气。

        “朕记得,蕉园诗社有几个女子,都是寡妇立业?”

        “汗阿玛,还有其他的,”三郡王嘻嘻笑,“为了有时间写文章,给夫君纳一个良家女子做妾打理家事,自己不管事情。”

        皇上瞪他一眼。

        三郡王缩缩脖子。

        四贝勒给说句话:“江南男子这方面比较理解和支持。他们做夫妻讲究心灵相通,谈论四书五经文章。”

        其实四贝勒都想吐槽一句:汗阿玛您都要汪贵人进宫了,您还说她们“不守妇道”……

        三郡王嘟囔:“那些汉家人好没有道理,自己给自家姑娘什么都学,就差进京赶考了,还要我们满人家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汗阿玛,儿臣认为,我们就是要狠狠地打击他们,要汉家女子就不裹脚,就彻底走出家门。”

        皇上:“……你几岁?”皇上看着两个儿子,很是嫌弃:“都回家去,照顾好自己家里。再要朕听到谁说你府里的女子多的住不下,朕罚你去和尚庙清修。”

        三郡王吓得脸一白:“儿臣告退。”

        四贝勒也觉得三哥越发重女色大不对:“儿臣告退。”

        这个时代的各种规矩束缚的不光是女子,男子也一样。哪家的儿郎养外室,哪家的儿郎宠妾灭妻,哪家的儿郎常驻青楼养男戏子……那都是没有“男德”的,败坏一家子的家风名声的,要家里的其他儿郎们都不好娶媳妇的。

        皇家的儿郎们不缺媳妇儿,但也更注重名声。生怕哪里做的不好被汉人骂一句“蛮子”。

        尤其皇上这样注重名声的人,所以皇家的儿郎们哪个都不敢不敬着嫡妻,嫡妻再不喜欢,也是嫡妻。当然,皇上自己选的儿媳妇,各个都是好的,真没有谁说不喜欢的,只是多少不同。

        三郡王和四贝勒回家,和各自的福晋们商议这个事情,各自思量不提。

        皇上和皇太后也在商量。

        老嬷嬷汇报说:“今早上许夫人使了银子,要求见皇太后。”

        皇上和皇太后点头,挥挥手,要宫人们都退下。

        皇太后说:“皇上,朝廷对小十九的母家,该有个说法。”

        “难啊。皇额涅。”皇上叹气,欲言又止。

        皇太后不乐意:“皇上,不管当年发生什么,小十九一个皇子,怎么能没有母家帮衬?汪家的人知机,不主动站出来。这是他们懂礼,我们也不能失了礼。”

        皇上点头:“儿臣会认真考虑。许夫人要求见皇额涅,并不是为了小十九的事情,乃是为了出海的事情。今天许嘉俊和儿臣提出来,许夫人不放心许嘉俊出海两三年,要跟着。”

        皇太后愣住,随即笑出来。

        “要我说,这要求其实也对。船队到了欧洲,也要交际。内宅女子的事情,不能忽视。”

        皇上皱眉。

        皇上年幼失去父母,身边亲近的人,已逝的太皇太后、苏麻喇姑……甚至乳母曹氏这些人,那都是女子中的“精英”,皇上从来不小看女子的能力,尤其欧洲还有女国王啥的,女子社交必不可少,而且很重要。

        “皇额涅说得对。儿臣再考虑考虑。”

        “若是担心女子在船上不方便,可派太医院的女医者,盛京的女侍卫、宫人们跟着。”

        两个大佬商量完毕,各自休息。许家里,许主事听许夫人说完今天的事情,只能极力忍住眼里的泪水。

        “夫人,十九阿哥能找到,已经是万幸。夫人好好养胎,有心事一定要告诉为夫。”

        “我知道,以前是我不注意。我和老爷道歉。”许夫人有错就改,又笑,“万一孩子生出来是一个小哭包,那可怎么办?”

        老夫少妻就这点不一样,许嘉俊很多时候宠着许夫人,就跟宠着女儿一样:“夫人莫要顽皮。今天贸贸然去见十九阿哥,皇家一定会有动作。下次不能这样。两个孩子见到十九阿哥一定会好奇,不知道多少问题等着夫人。”

        许夫人眼里带着不认同:“以前顾忌这个顾忌那个的,汪家人,汪家的亲朋好友都不到皇家人面前凑,生怕皇上想起来之前的一些事情。现在十九阿哥都回宫了,凭什么我们还不能露面?

        玄灵老道领着十九阿哥在南京,进京之前也不带孩子去汪家认个门,我知道,皇上是十九阿哥的父亲,皇上是皇上,可这都先认了皇上了,怎么还不能认舅舅家的门?”

        说起来这个事情,许夫人是一肚子火气。她也不是怨皇上,皇上作为皇上有这样要求很对。

        “皇上不希望任何一个皇子和母家有深厚的感情,可总该认个门吧?老爷您看看皇家这争斗的,我前几次见到林御史的夫人,李尚书的夫人,都一起抱着我哭。我们的孩子在宫里被那样欺负,不就是看我们都懂礼数不会闹腾?这个世道,就欺负老实人。”

        许嘉俊无奈:“夫人,皇上也是为了汪家和十九阿哥好。你看看现在的太子的母家,大郡王的母家?十阿哥的那样出身,娶了蒙古福晋,何尝不是保护?夫人,……”

        当家主子的卧室里,下人们都不在,两口子说话还是习惯的低声细语的,许嘉俊给许夫人倒一杯水,端过来:“夫人,汪家本就招人眼睛,不能再出头了。

        现在有林御史和李尚书这些人,和汪家有点关系的人在朝里看着就好。十五阿哥的亲事定了下来,太子妃殿下的亲妹妹。”

        许夫人一惊。

        和许嘉俊对视一眼,夫妻俩都认为:帝王心,深不可测。

        要说当年曹寅的妻舅李织造给皇上送上王氏,皇上不光带回京,还要王氏一连生了三个儿子,而汪家出来的姑娘,明明早进宫,却一直没有身孕,汪家人,江南人怎么可能没有怨气?

        这明摆着是故意不要汪贵人有孩子!

        可江南人对皇上宠着曹家的事情,拿曹家当江南人代表,还不能多说一个字。

        曹寅在江南,说他是江南人,他不是江南人。说他是汉人,他是汉军旗包衣。说他是满人,八旗人自己都不认。曹家的出身和经历,要他们融入任何一方,又无法融入任何一方。皇上宠着曹家,不光在宫里给了三个皇子,还要曹家的大女儿嫁给铁帽子王做王妃。

        当然,世事无常,本来都要年龄大到不能有孕的汪贵人有孕了,曹家也变了。

        曹家是保皇党,本应该跟着皇上册封的太子走,却动了心思要去站大郡王的队伍,皇上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由两方人打擂台,突然这一下子动作,要所有人都懵了,也要太子觉得不舒服。

        大郡王在家里发怒,八贝勒努力地安抚着,也不顶用。

        太子和自己的毓庆宫,和太子妃商议这个事情,那也是咬牙切齿的。

        “孤难道是捡破烂的?”

        吓得太子妃赶紧捂住他的嘴巴。

        “爷,您可不能说这样的话。爷,这亲事已经定了下来了,我的妹妹嫁给十五阿哥。”爷你这“破烂”,将自己也骂了。

        太子领悟到太子妃的意思,更怒。

        “不就是看孤的母家势力倒下了,看孤不如以前风光了,要首鼠两端讨好?”自从母家三年前倒下后,太子越发感受到人情冷暖,脾气也越发偏激。“一个个的,连十九弟的一根头发都不如,十九弟要和孤闹,都是直白白的,他们就知道藏头露尾的膈应人!”

        太子妃笑了:“爷,您拿他们和十九弟比什么?十九弟是什么人?他们是什么人?”

        一句话说的太子也笑了。

        “十五弟弟的婚事,既然定了下来,你告诉娘家的人,该怎么办怎么办。不用在这上面小气。”

        “这样是应该。可是爷,你忘记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我听宫人说,今早上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八阿哥去荣妃娘娘宫里,脸上都下了雨一样。还是十九弟遇到了,跟着去看十五嫂嫂,拿一个香瓜十五嫂嫂。”太子妃面色凝重,“我知道爷自己都忘记了,十六阿哥的耳朵……”

        太子:“……”

        十六阿哥的耳朵,有点聋。是太子打的。

        三年前,皇上将太子的母家赫舍里家整倒下了,太子一度很是消沉。恰逢曹家的事情入了他的耳朵,他如何忍得下这口气?有一次路上遇到十六阿哥,太子一气之下一巴掌下去,反正具体什么原因太子都忘记了,这事情都忘记了。

        十六阿哥的耳朵小聋,不是全聋,就是声音小听不清。皇上为了太子捂着这个事情,但皇家人都知道。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八阿哥兄弟三个,更是记得。

        太子妃叹气:“这事情过去了,是非曲直不提了,爷心里有个数。即使我妹妹嫁给十五阿哥,他们这一系,和我们的关系也热乎不起来。”

        太子脸上一抹嘲讽的笑。

        皇上总是这样自以为是:嫁了德妃娘娘生的公主给佟佳家,以为能缓和德妃一脉和佟佳家的关系,哪知道公主早逝了,两家人闹的更厉害,直接要夹在亲娘家和养母家之间的四贝勒里外不是人。

        如今又这样!

        “孤早晚有一天,也里外不是人。”太子自嘲地笑。

        “爷,皇上也是一番好心。”太子妃只能哭着安慰。

        这一天夜里,前朝后宫没有几个能睡着,惠妃娘娘对着月色思考,德妃娘娘想起自己早逝的女儿,自己和长子的关系落泪……王氏贵人默默地回忆进宫这些年的生活,泪流满面。

        第二天,宫里又开始如常的一天。潇洒一觉好梦,迎着大太阳起来,好像想起来有事情要说,一时还没醒困。

        潇然道长照顾他洗漱穿衣,嘱咐他一个事情:“朝廷派人出洋,大约明年春夏。师弟待会儿口述几封信给南京主教和西班牙总督,东印度公司的老板。”

        潇洒赖在师兄怀里迷糊:“师兄,他们出洋去哪里?”

        “罗马。”

        潇洒瞬间醒困。

        “师兄,我也想去。”

        “等你长大。”

        “师兄,我长大了。”潇洒拉着师兄的衣襟,眼巴巴的。

        “还不够大。和师兄一样高,有胡子,能喝酒。”

        “我会快快长大的。”

        潇洒小道士鼓着脸,不服气自己长的还不够大。

        潇然道长笑道:“好。师弟快快长大。十八阿哥、小三阿哥和张朝栋已经来请安了,现在都在书斋里听书。”

        昨天晚上回来宫里,十八阿哥硬要小三阿哥和张朝栋陪着他去西三所,今天一起来给皇太后请安,发现十九阿哥还没起,一起笑着离开了。

        睡懒觉的潇洒小道士一点也不害羞:“他们都不会睡觉,笨笨的。”

        “有道理。”潇然道长给他穿好衣服,抱着他出来寝室,太阳都老高了,宫人们都笑,皇太后也笑:“我们十九十九有福气,能吃能睡就是人最大的福气。”

        潇洒扑到皇太后的怀里,大声喊着:“祖母最聪明。”

        乐得皇太后笑得见牙不见眼。

        皇太后是真心觉得,有些人就是太聪明了,想的太多,自己累,别人也累。皇太后瞧着十九阿哥用早膳虎虎生风的模样,高兴:“能吃多吃,你六姐姐给你寄来的蒙古风干牛肉,带着当零嘴吃。”

        “好哦,谢谢祖母。”潇洒吃完一个小包子,问祖母:“潇洒再给姐姐们写信啊,寄礼物啊?”

        “好。我们的小十九有心,多多给姐姐们写信。”皇太后乐得多多的人来疼她的十九阿哥。

        于是潇洒今天一上午,就在皇太后的宫里,口述信件,有他师兄代笔,写信。

        信件多,潇洒小孩子说话说不到重点,胖了瘦了、出宫玩了……都是大事,要一一地讲出来。重点,潇洒遇到姨姨了,姨姨身上香香软软的,潇洒喜欢,潇洒的娘的娘的妹妹的女儿哦。

        潇然道长听着,面不改色,师弟说什么,他就写什么。

        信件写完了,想起来应该告诉师弟,又说:“出洋的人选就是师弟的姨姨和姨夫,姨夫就是师弟喜欢的美叔叔。”

        潇洒的眼睛瞪圆,“哇哇”地叫着,又呱呱呱一通“潇洒的姨姨和姨夫美美哦,你们要招待好哦,吃好喝好照顾好哦……”

        潇洒写完信,也没封,拿着去找皇上。

        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潇洒有点困,要午休。发现皇上没在乾清宫,在南书房,又跑到南书房,“咚咚咚”地跑进来:“皇上好,各位叔叔伯伯们好。”

        各位叔叔伯伯起身给他行礼,他也抱拳回礼,举着信件给皇上。

        “皇上,潇洒的信。”

        皇上昨天一夜没睡好,人没有精神,一眼看到这几本书一样厚的信件,笑出来:“这是写书还是写信?”皇上翻开看看,好嘛,出嫁的闺女一人一封,南京主教的、西班牙总督的、东印度公司的……都有。

        皇上随手抽出来一封信看看,牙都酸掉。

        “吃喝拉撒也写。马匹驮着信都累。”

        “不累。”潇洒严肃声明,“只有两斤重。”

        皇上喷笑出来。

        大臣都忍禁不住地笑孩子的赤子之心。

        皇上摸摸熊孩子的脑袋:“朕第一次听人说,写信按照分量称的。行吧,汗阿玛安排着给你寄出去。困不困?”

        “谢谢皇上。潇洒困哦,要午休。”

        “好,跟着朕去午休。”

        皇上认为,十九阿哥是他的“睡眠宝宝”,抱着他就能睡得沉沉的,睡一个好觉。

        潇洒认为皇上老了,睡觉也要人陪着,他是孝顺孩子,该陪着就陪着。

        父子两个开开心心地去午休,下午起来,潇洒就搜罗自己的东西,进宫以来收获的赏赐等等,要去给许夫人肚子里的小娃娃送礼物。

        路上遇到九阿哥来给宜妃娘娘请安,跟着一起去了一趟宜妃娘娘的宫里。

        九阿哥对许嘉俊的事情如此变化,很是摸不到头脑,许嘉俊出海,九死一生的事情,这惩罚绝对是可以的了,他也佩服许嘉俊的决断。可许嘉俊一眨眼,变成十九弟的姨夫,这要他接受不能。

        “你自己出门怎么能行?我跟你一起去。”我倒要看看许嘉俊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九阿哥带着弟弟一起出宫,遇到汪家的人,来看望许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  个人理解哈。有人说红楼梦的原型之一就是蕉园诗社,蕉园诗社是真的哈,那个时候的江南女子已经有了思想萌芽。红楼梦是男子的视角写的,写的是曹家,曹家是皇家人,生活在江南有江南习惯,但并不能代表江南的汉家女子。

        真实的蕉园诗社里面,不光是奇女子,才女子,更是烈女子。因为当时明末清初复杂的环境。只不过她们是大家女子,不同于秦淮八艳那样传出来名声。


  https://www.lvsewx.com/books/66370/66370184/282289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