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武汉往事 > 第43章 ?第43章

第43章 ?第43章


对袁世凯其人,余昌泰看得清清楚楚。朝廷要袁世凯做处理高丽问题的全权代表,日本人一打高丽,他抵抗不了,就偷偷跑回国来;朝廷要袁世凯编练新军,他却把新军当成了自己的自留地,弄得朝廷硬是插不上手;变法期间,袁世凯出卖变法主将,导致了变法的失败;义和团运动时期,又为了取悦外国人,跟外国人相勾结,镇压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和盘算,根本没有君王,没有法纪,也没有其他什么任何东西。因此,余昌泰早就上书朝廷,杀袁世凯以谢天下,以绝后患。可惜朝廷不听他的逆耳忠言,到了现在,竟然让袁世凯当上了内阁总理,全权负责朝廷一切内外事务,等于是把一座江山轻易地交到了他手里。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党人要袁世凯当大总统,他岂有不干的道理?

        继续想下去,余昌泰想通了很多问题。怪不得清军不再攻击武昌呢,原来不是为了集结力量,而是袁世凯在背后打着这样的算盘。

        想通了这个问题,余昌泰寻思一番,给王俊林写了一封信,派遣下人去了一趟汉阳,希望王俊林能够举兵攻打武昌,并且信誓旦旦:一旦武昌被清军占领了,他就立即为王俊林和余雅芳举办一个体面的婚礼。

        王俊林当然乐意马上就跟余雅芳喜结连理。虽说他每一天都巴不得眼睛一睁开,就接到向武昌发动攻击的命令,第一军总统冯国璋也渴望立即打到武昌去,扫平叛乱之源,立下不世之功;可是,袁世凯几乎每一天都会给冯国璋发一份电报,询问冯国璋履行停火的情况。冯国璋总统就无权决定攻击武昌,王俊林只是一名协统,怎么敢擅自发兵进击武昌呢?

        余昌泰无法催促王俊林出兵,也无法催促冯国璋出兵,更无法催促民军出兵。他不愿意眼睁睁地看到袁世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寻思着一定要破坏袁世凯的图谋。冯国璋一向受到袁世凯信任,不可能反对袁世凯;革命党内部却有很多人反对袁世凯,只为自己捞取好处,只要煽动了革命党的情绪,让革命党内部乱起来,觉得非跟袁世凯拼下去不可了,这样,袁世凯就不可能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清廷就会安如磐石。

        思考了整整一个晚上,余昌泰一做出决定,就跑去军政府,要求见黎元洪和其他革命党人,鼓动他们继续跟清军打下去。可是,卫兵竟然连大门也不让他进。他就在这里大吵大闹。现在,黎元洪请他进入军政府。他找到了战场,欣然从命,在黎元洪的陪同下,进入了军政府会议室。

        余昌泰说道:"你们当叛逆,我历来持反对态度,并且希望朝廷快一点剿灭你们。我的态度永远都不会改变。你们如果跟朝廷一刀一枪地干下去,就是失败了,砍头了,抄家灭族了,我也敬重你们是英雄,只不过是你们选择的道错了。现在,你们不敢打了,竟然要把袁世凯推出来当你们的首领。他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他可以接受你们的要求,把宣统皇帝赶下龙椅,当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甚至是永久的大总统,你们却别指望他会像你们设想的一样,真正建立起中华民国。他要建立的是他自己的王国,他要当皇帝。你们如果一定要跟他合作,只能说明你们不是为了共和,而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利益;生怕朝廷大军继续跟你们打下去,你们就什么也得不到。"

        黎元洪说道:"余老先生说得颇有道理。我们要建立的是中华民国,跟袁世凯所想要建立的国家不同。但是,我们的力量相差悬殊,应该怎么做呢?"

        余昌泰哈哈大笑道:"你们永远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群被眼前利益驱使的逆贼!你们根本没有是非,你们在尔虞我诈,你们在争权夺利。你们要成立中华民国,也只不过是幌子,你们是要牺牲别人,得到你们自己的利益。你们把袁世凯送上大总统的宝座吧。我相信,这样一来,宣统皇帝一定会退位。不过,你们就成了袁世凯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会使用各种手段来屠杀你们。你们一样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说完,余昌泰起身就要离开。革命党人面面相觑,似乎都被他的话打动了。

        一个革命党人马上拦住了余昌泰,说道:"依照余老先生的意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余昌泰没有坐回原来的,说道:"你们无可走。你们投降朝廷,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要不然,你们抵抗是死,跟袁世凯合作也是死。这就是你们的宿命。你们逃不掉的。"

        "不,我们可以抵抗!"余瑞祥腾身而起,大声说道:"我们打了败仗,可是,还能跟清军继续打下去。全国到处都在起事,到处都有我们的同盟军,我们可以不依靠袁世凯,跟清军战斗下去。"

        余昌泰嘲笑道:"只怕别人没有你一样的胆略。"

        说完,余昌泰头也不回地出了会议室,精神抖擞地离开了军政府。他已经把火种撒播在会议室里了,可以专心等候革命党人展开激烈的争斗。

        余昌泰果然把参加与会人员推向了十分为难的境地。虽说恢复汉人的统治是革命党人起事的一个理由,却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中华民国,实现五族共和。他们的确担心袁世凯会成为另一个皇帝。却不跟袁世凯合作,民军可以跟袁世凯指挥的清军继续打下去吗?余瑞祥倒是有信心,却别人谁也没有信心。

        黎元洪本来以为余昌泰一搅合,就可以让革命党人万众一心,先跟留驻上海那边的各省代表交涉,确定在武昌建立中华民国的大计,然后再拿出妥当的办法来处理跟清军以及跟袁世凯的关系,结果却走向了相反:处理跟清军以及跟袁世凯的关系倒成了第一位的,在武昌建立中华民国却遭到了忽视。他颇有点无奈。

        余瑞祥更加无奈。他越来越觉得:这些革命党人并不像自己原来想象的一样高尚,更没有远见,他们太关注自己的得失。他不由得在心里长叹一声,索性不再说话,只是呆坐在那儿,静静地聆听别人说话。

        革命党人争论了许久,还是不能就跟清廷以及跟袁世凯的关系达成一致。黎元洪越来越感到厌烦,不得不强行出手,终于把议题拽向了预定的轨道:就建立中华民国的重大事项跟上海方面争一个高低。

        这当口,上海革命党人发来了电报,历数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的好处,并且直指武昌革命党人的痛处:武昌已经处在清军的炮火威胁之下,各省代表连开会都找不到安全的地方,怎么能保证首都的安全?万一清军渡江,武昌再一次败落,怎么办?

        黎元洪再也说不出话来。其他革命党人一样无法再为建都武昌呐喊了。就这样,他们不得不承认了上海方面的。

        越来越不成体统了!余瑞祥对政治争斗漠不关心,心里却有自己的尺度。他难以相信,各省代表都在汉口,却由上海留守的联络机构决定了在什么地方建立中华民国以及由什么人来担任中华民国首要领导。他为革命党人感到忧心,也为以后的前程感到忧心。他已经隐隐约约看出来了:军政府已经没有继续跟清军作战下去的胆略,他们一定会继续走对外妥协和对内争斗的道。

        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已经成为定局的情况下,余昌泰的话加快了湖北革命党人特别是黎元洪要跟袁世凯联合的想法。

        看起来,以后的主动权恐怕就要全部落到袁世凯手里了。自己到底做了一些什么呀?像其他的革命党人一样,帮助野心家和阴谋家袁世凯夺取了满人的江山吗?余瑞祥暗问自己。

        革命党人打下的江山,一旦到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会使用什么样的招数对付革命党人呢?离间,暗杀,杀戮,所有血腥的手段,统统都会使用上。不仅余瑞祥担心这个,其他革命党人一样担心这个。在这一点上,余昌泰的确朝革命党人心里打进了一颗钉子,让革命党人心里一阵阵的疼。

        革命党人虽说心里疼了,却还是没有下定破釜沉舟跟清军决一死战的决心。他们认为,纵使他们可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去跟清军血战到底,却各省代表早就拿出了妥协方案,仅仅武昌革命党人不愿意将中华民国交付给袁世凯,无济于事。

        会议终于结束了,余瑞祥怀着极度痛苦的心情,走出了会议室。

        清军放马过来的时候,民军真的能够赢得战斗吗?汉口的失败,败在了王俊林的叛变和纵火;汉阳的失败,败在了湖南民军擅自撤离前线,瓦解了军心;武昌难道会失败吗?加快进行战争的准备,武昌仍然大有可为。余瑞祥一出军政府,就准备骑上战马,先查看赵春丽部的训练情况,然后去沿江一线视察。

        却余府的一个下人正在军政府的大门口等待着余瑞祥,交给余瑞祥一封信,说是他去汉阳的时候,王俊林写给二少爷的信。

        余瑞祥马上就把父亲来到军政府的事情与之联系在一块了。看起来,是王俊林告诉父亲,袁世凯正跟革命党人秘密商议如何断送清廷的江山和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交给袁世凯的了。不过,在他看来,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也许还会出现很大的变数。他不相信所有的革命党人都愿意把中华民国交到袁世凯手上,只不过是那些喜欢玩弄政治的人在操弄。他们愿意怎么操弄,就怎么操弄吧,眼下蒋翊武已经向黎元洪都督提交了辞呈,自己得竭尽全力在清军发动攻击的时候,把清军挡下来。

        他打开了王俊林写来的信,只是朝上面扫了两眼,就一把将信件撕掉了,团成一团,扔在地上,告诉下人:如果再一次去汉阳的话,转告王俊林,只要是战争一开,余瑞祥绝不留情。

        说完,骑上战马,风驰电掣一般地跑向了赵春丽的训练场地。

        赵春丽把所属部队集结在南湖一带。工程营正利用船只和麻袋在宽阔的南湖水面上架设浮桥,以备她的人马作渡江偷袭敌人的训练。看到余瑞祥精神抖擞地奔了过来,赵春丽万分高兴,迎上前去,问道:"军政府是不是已经做出决定,停火期满,就跟清军开战呀?"

        余瑞祥说道:"也许,在袁世凯跟革命党人讨价还价的时候,双方还会较量几个回合,却大规模的战争,恐怕已经打不起来了。"

        "一定要把我们用鲜血打出来的江山送给袁世凯吗?"赵春丽忿恨地问。

        余瑞祥沉默不语。这不需要他回答,他也回答不了。他要告诉赵春丽,王俊林给他写过信。王俊林在信上说,本来,只要清军一打过武昌,革命党立刻就会土崩瓦解;他很留恋他跟他们之间的交情,担心他们会在清军的攻击之下死于非命。现在好了,不仅停火了,而且他们很快就会再度走到一块。他们仍然可以回到过去的时代,仍然是好朋友,仍然能在一起畅谈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事业。

        "他以为他是谁?我们现在还活着,竟然是他的恩赐了?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实在狂妄至极!"赵春丽骂道。

        "王俊林不知道自己,我们的革命党人也不知道自己。"余瑞祥说道:"但是,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就要时刻保持,要做好准备,一旦清军胆敢向武昌再度发功攻击,无论是炮击还是其它任何形式的攻击,我们就立即出兵,渡过长江,切断敌人的退,造成关门打狗的形势。"

        "可是,我实在不愿意替那些只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的人充当炮灰。"赵春丽说道:"我真没有想到,参加了革命党,会是这样一种结果。"

        余瑞祥苦笑道:"我们无力唤醒那些被困难所吓倒的家伙彻底抛弃跟袁世凯联合的幻想,就只能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证明我们的存在,来证明革命党仍然拥有跟敌人战斗下去的勇气与资本。"

        赵春丽望着余瑞祥,叹息道:"我忽然想起了你父亲。他在多年前就识破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我们的革命党人却对袁世凯太天真了。"

        余瑞祥眼帘浮现出父亲在军政府门口和会议室里破口大骂革命党人的情景,心里发出了苦笑,再也说不出话来。他本来以为见到了赵春丽,就可以向她倾诉自己看到的一切,却仅仅只是开了一个头,就已经让赵春丽对革命党的前景感到失望了,他不想继续告诉她负面的消息,免得她更加伤感更加困惑更加苦痛。她的快人快语,她的果敢,她的风风火火,都让他感到温暖。除了赵春丽,他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他决不能让她像自己一样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多么的孤立多么的无助。

        赵春丽地察觉到他心里蕴藏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她很想替他分担。可是,她分担不了。她本来对这场革命充满希望,现在却感到非常别由。她多么希望自己立刻就脱离革命党,当回一个无忧无虑的人啊。却余瑞祥不会脱离革命党,她只能留在他身边,竭尽全力帮助他。

        沉默了好一会儿,赵春丽说道:"一旦重开战火,我会亲自带领敢死队,一举攻占谌家矶,切断敌人的后,让袁世凯尝到失败的滋味。"

        "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余瑞祥露出了笑容,即刻精神大振作,说道:"也许,到了那个时候,革命党人就会有另外一种考虑。袁世凯的如意算盘就会打不成了。"

        "我们这是在干什么呀?"赵春丽笑道:"用我们的只手,想力挽狂澜吗?"

        "是的,用我们的只手力挽狂澜。"余瑞祥说道:"为了建立我们所希望的中华民国,为了打破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幻想,我们只能前进,决不后退;只能胜利,决不能失败!"

        赵春丽心里荡漾着一股激情,却默不作声,一直静静地望着他。

        余瑞祥察觉到了,低下眉头看着她,心里流动着一种暖洋洋的情愫。他竭力把这种情愫压了下去,张了张嘴,想问赵春丽在想什么。

        赵春丽迅速回过神来,说道:"其实,当你告诉我他们竟然想让袁世凯当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时候,我就对中华民国不抱任何希望。我不是为了中华民国。我这样做,只是为了你,为了帮助你实现理想。"


  https://www.lvsewx.com/books/74341/74341985/261976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