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小城奇兵 > 第 一 章 李为入伍 杀出重围

第 一 章 李为入伍 杀出重围


  
山风一阵阵的徐徐吹来,清晨的山谷中到处弥漫着浓雾,那里面掺杂着少许清新怡人的香味,让人分不清是花香,究竟还是沾着露水的青草味,或是其它的什么了。
远处连绵不绝的群山那是若隐若现,不时还有不知名的一只只飞鸟不停掠过树林的顶端,从而飞向更高更远的空中,或是时而盘旋在半空中急促的鸣叫着,也许它们也是为这夏季清晨难得的凉爽,而感到倍加满足吧!
这时,有两条身影晃晃悠悠地就从眼前的晨雾中慢慢的走了出来,李为背着九八式半自动步枪,一步一步跟着老兵于作敏往山下走去,两个人行走在地下众多的枯枝落叶间,不时还会发出“喀吱喀吱”的声响。
原来就在昨天晚上的半夜时分,他们俩又结伴到连队附近九华山上的弹药库去接岗的。
山顶那小小细细的月亮,宛如薄薄的柳叶般弯弯的挂在灰蓝色的天空中。
当然了,整个下半夜的站岗任务都是李为一个人完成的,因为那个名叫于作敏的福建老兵年底就要退伍了,那可是一个当了五年兵的老同志了。
部队一直有这么一个说法,入伍第一年的叫新兵蛋子,第二年的叫新兵,第三年的叫不老不新,第四年的叫老兵,第五年的叫做班长。
于作敏一进岗楼,也就抱着怀里的枪开始迷迷糊糊困着了。
“李为,你,你辛苦了,我睡会儿。明天,我一定请你喝酒------”。
李为应了一声,就站到岗楼外面,警惕的观察着四周的情况,不停的巡逻着,不敢有分毫的放松。
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第一年新兵蛋子,多干一点也是应该的。记得在站岗培训时,培训的军官可向他们这些新兵蛋子,绘声绘色的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也就是五年前,这个部队有一个老兵在站岗的时候,被一个流窜的犯罪分子给杀掉了,并且枪也被夺走了,从而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后来虽然千辛万苦的破了案,但血淋淋的教训却让人实在难以忘记。
就因为这个事件,还导致他们团长升任副师长的大好前程也给葬送了,一般做到副师长这个位置,在部队除了国家强制裁军外,就不会被要求转业了。
记得那位团长后来转业回老家安徽定远了,在送行的酒席上,他在喝醉以后,更是不停的大声喊着:“老子不服!我真是不服啊!------”。
团里送行的一众常委自然都是无语以安,心里都不是个滋味,这几十年部队生涯,大半辈子都过来了,这换了谁也是无法接受的,但是总是要有人承担责任的。
弹药库的探照灯不停的掠过附近高高低低的山林,仿佛一把把无情的利剑穿过无边无际的黑夜。  远处深山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猫头鹰的惨叫声,冷不防的再加上几声凄厉的狼嚎,真是叫人听了有些心惊胆寒的。
李为偶尔也会远远的发现一两个在山上打猎的猎人,他便会立刻端起枪,猛的拉动枪栓,同时高声立喝道“口令”!
这猎人哪知道什么口令啊?闻听后便走得远远的了,他们可不想自找麻烦,那当兵的手里,端的可是真正的“硬家伙”啊!跟自己手里的“长东西”一比,这打猎的土枪也就简直成了“烧火棍”!
看着山顶那皎洁晶莹的月亮,李为不由的低声唱起了连里老兵们常挂在嘴边的那着歌:“我站在高山上,寂寞地望着月亮,英武路上灯火辉煌,离开故乡来到远方”。
“离别的那一天,妈妈轻轻地对我讲,不要想家乡,不要想爹娘,更不要想那野姑娘------。”
李为的思绪一下子狠狠地被带回了当兵前的那个家乡小城。
1949年,伴随着隆隆的枪炮声,在李为的爸爸出生后的第三年里,小城终于解放了,地主什么的一切所谓反动资本家和地主们,自然也就统统地都被打倒了。
他们家在乡下的大量浮财,千亩良田也被分给了众多的乡里。
但是在城里的一些房子和店铺,人民政府的清算工作小组还是留给了他们家,毕竟他的家人也要生活的,而且人口那是相当的众多,什么大房的、二房的、三房的......
还有一些什么你大伯他姨娘家的,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住在一起共有七、八十口的人。
多来都靠李为的爷爷一个人独力支撑着养活,其他的人都是坐享其成,不思谋生之道。
李为出身于当地的大地主家中,其祖上早在清朝乾隆时就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大商人。在其年轻的时候也曾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走南闯北,在商号里面做学徒、三掌柜、二掌柜等,在历尽艰险,苦心经商若干年后,终于挣下一分偌大的家产.
后来在到了这个犹如世外桃源、鱼米之乡的小城后,他就决定在这里长久的定居了,并置办了大量的家产田地,又在城里开了酒楼、钱庄、绸缎店铺等,一时间也真是风光无限,传承惠及了数代子子孙孙。
就连李为的爷爷也曾经先后共娶了三房太太,大太太是家里给安排的,据说其祖上也是进士出身,书香门弟,过门后生有一子。
二太太是一名女学生,因为战事纷乱,辍学在家,李为的爷爷一次偶遇后,惊为天人,穷追猛打,终于抱得美人归,了却心愿,三、五年后分别生下一子一女。
第三房太太乃是李为的爷爷早年间在外做了一件善事,这户人家的女儿找上门来,执意以身相许,且不计任何名份得失。李为的爷爷被其感动,又见其女也是春春年华、明艳可人,终于再次自由婚姻,二年后再得一子,真是子孙满堂,享受齐人之福。
解放后,由于没有乡下田园的日常供应,加上城里店铺经营不善,从而是不断的接连倒闭.以往花钱如流水的李家,也陷入了困境。
纵然就是这样,李家也照常是坐吃山空着,更不要说,时常还有家里的各路亲戚们不断找上门来,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从素来急公好义,特别讲究情份的李为爷爷手上借出了一笔又一笔大小不等的金额,不到三年的时间,李为的爷爷更是把城里的深宅大院、沿街的各店铺等祖产几乎都卖光了。
为了继续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李为的爷爷响应政府的号召参加革命工作,老人家放下身段,屈身来到县里的一家剧场出任经理,由于他经营得当,社会反响很好,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大半年又被打破了,李家的各路亲友闻讯后又纷纷找上门来,使尽各段手段,有晓之于宗族大义的,有讲理讲情血浓于水的,有哭天喊地装穷生病的。
于是乎,李为的爷爷再次顾全大局,发扬家中老大要有担当的精神,将剧场的票款悄悄借给了亲友们暗中使用。就这样,没有三个月的时间,由于长时间拖欠职工们的工资,李为爷爷贪污票款私用的事情终于是东窗事发。本着退回公款就可以从轻处理的前提,可是李家的一众亲友们纷纷躲避不及,根本就没有人站出来主动还上借李家的钱款,于是李为的爷爷终于是彻底悲剧了,挪用的票款根本就不能及时还上。
这事情时间拖长了以后,在接下来国家广泛开展的“三反”“五反”的大运动中,李为的爷爷被县里当作反面典型处理,被法院整整判决服刑十三年,这还是看在李家在省里面有些关系的面子上,不然就差点判决无期徒刑了。
就在李为的爷爷入狱服刑后,最后人数众多的李家人终于是再次各奔东西,各谋生计,真是“各房点灯各房亮了”。由于李为的爷爷在狱中表中很好,所以被宽大减刑了五年,刑满释放出狱后,李为的爷爷一直精神不振,整天躲藏在家中不愿外出,借酒消愁多年。
那些曾经多次受过李为爷爷恩惠的一众李家亲友们,从来就没有上门来看望过为他们吃苦受罪多年的李家老爷子,在李为小时候七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就撒手离开了人世,去了另一方的世界永享太平宁静了。
李为记得很清楚,就在爷爷去世的前一天,老人家忽然心血来潮的从里到外换了一身新的衣服,已经很长时间不出门的老人家,带着已经记事的李为来到了位于老牌楼路中段的一家茶馆喝茶用早点,虽说还是默默不语的,但已经让年幼的李为很是高兴了。只是这种喜悦没有继续下去,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李为的爷爷说自己又迷糊犯困了,要到床上去躺下休息,结果这次睡下后,老人家就再没有醒过来,直接与世长辞了,为此年幼的李为不知哭了多少回。
李为的父亲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工人,白担了一个地主家庭的成份,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对待,谁叫他们出身不好的,所以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工作了,可是也一直没有改变家里贫穷的生活现状。父母们长期省吃俭用,让这个唯一的孩子茁壮成长,经常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一些简单名理,力所能及的教育他,以后要做一个正直诚信之人。
虽然家中经常是青菜豆腐,过年过节才能有所肉尝。但在生活里也有了那么一种快乐,虽然是苦涩的,但也是幸福的。
1995年,已是国家经济改革高速发展的时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欣欣向荣之景。
当然了什么家庭出身、成份都是神马浮云了,再没有人去追究这些无聊至极的事了,李为一家也终于摆脱了多年以来那心底深处的自卑。
李为在小时侯八岁的时候,曾经意外的救过了一个饿昏了的老人。善良的他从家里悄悄的拿来了开水和食物,救醒了这个老人,晚间又给老人找来了被褥等安身的东西,并在以后的一个月里,他每天都在坚持着帮助这个萍水相逢的老人。
就这样,后来他意外的得到这个无名老人真心回报,那就是教了他三年的祖传武林秘技。最主要的有“游龙铁甲”护身功和八卦游龙掌、游龙轻身法和一些暗器的具体使用。并留下了祖传的百宝囊中,这其中有许多江湖人士常用的日常物品,有百炼精金爪一副、子午迷魂香十根、三支祖传的七星镖等。
他在每天的凌晨都偷偷的从家中溜出,跟着这个无名老人苦练不已。
在练武的同时,老人还对他进行武德的训示以及一些江湖古老门派的暗语接头,这让小小的李为很是对他敬重不已。
他也曾再三的追问老人的姓名,但老人总是说已经违背了先祖的遗训,若不是要知恩图报,他决不能留下传授李为祖传的武林秘技。
三年后,这个高手竟然不辞而别,让李为很是伤心不已了很久。
但他一直牢记师父日常所说的训示,那就是每天勤练不已,才能练武终有所成。
高中毕业后,李为一直无所事事,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所谓的朋友,总是义字当头,好抱打不平,由于他身手比较好,经常是一个人非常轻松的就“教训”着几个,当然下手也是非常知道轻重的了。
今年又征兵了,居委会又想到了这个剌头青,最好能送走啊!经过层层严格的体检和政审,李为终于杀出重围,榜上有名,而且是特种兵当中的坦克兵。
坦克兵对身体的要求极其严格,好在李为的身体好,经常锻炼,一身发达的肌肉,真是油光发亮,这么好的身板谁看了不喜欢呢。
在最后一道体检时,在人武部楼上的大房间里,所有的入伍应征者都被要求脱了个精光。
说是要检查有没有纹身之类的,那检查的是叫一个仔细啊!
部队的军官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看个够,最后到底是检查出了几个在身体的隐蔽处纹身的家伙。
李为在心里暗暗把这些家伙骂了个半死,不说实话,连累自己都被别人看了一个底儿掉。
这个小城还是第一次招坦克兵,在部队军官到家里走访时,他们家的房前屋后围满了人。
李为的全家都无比的感到幸福,据说这次坦克兵共招了35人,城里只有两个人入选,剩余的人都是从农村选出来的。
李为所在的牌楼居委会刘主任,也感到特别的自豪,走起路来那个驼背也好像直了许多。
谁叫城里那么多的居委会里没有出坦克兵人才呢。
在以后的大会小会上,说话也是嗡嗡直响,底气也足了许多,惹得别人对他总是侧目相看,总以为他补品吃的太多了。
带兵的军官告诉李为他们,他们这个这支部队的驻地在城市里,外出特别方便。
李为他们听在心里,暖在心头。就这样,他们坐汽车、乘轮渡、上火车、经过三天三夜的时间终于来到了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台,全体下了车,部队来了一辆绿色的大敝蓬军车来接他们。
一路上,新兵们看到远处群山连绵,气势不凡。老乡姜小剑悄悄的伸出头去,看到山路的两旁有不少的小型采石场,发出巨大的响声。大的山石经过机器粉碎后,变成一块块鸡蛋大小的石子,倾倒在路边。
他小声的对大家说道:“上当了,什么在市区里当兵啊!看样子,这里的生活条件挺艰苦的”。又经过近2个小时山路的颠波,才终于来到了部队驻地,部队大门的两旁早早的就站满了欢迎的人群。
士兵们喜气洋洋,敲锣打鼓,在群山之间不停的回响着,不时惊起一群群飞鸟,打破了山谷这宁静和谐。(江苏省  邵大伟)


  https://www.lvsewx.com/books/93166/93166687/95765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